32歲的鄭大哥
半年前
體重持續(xù)減輕
有多飲、多尿
易饑餓等情況
到醫(yī)院檢查
側(cè)空腹血糖
高達30.07mmol/L
醫(yī)生仔細詢問得知
鄭大哥親屬有糖尿病
且他的飲食習慣
也存在問題
不僅經(jīng)常熬夜
煙酒應酬不斷
還喜歡碳酸飲料等甜食
平時喝水
都以碳酸飲料代替
......
讀大一的李同學
從小就愛吃甜食
平時吃燒烤
油膩食物等不間斷
還不好運動
20歲的他
體重已近200斤
由于沒有控制血糖
以至于
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身體
異常變化時
血糖已經(jīng)高達
13mmol/L
不得不住院
接受規(guī)范治療
.....
這些都只是
年輕人糖尿病群體
冰山一角
以前我們認為
糖尿病
是中老年人專利
不到頭發(fā)花白
糖尿病不會“找上門”
其實
糖尿病年輕化的趨勢
這幾年正不斷增加
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,主要特點是:血糖升高。長期高血糖會導致多種并發(fā)癥,如心血管疾病、腎臟病變、視網(wǎng)膜病變等,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(zhì)量。
糖尿病主要分為兩種類型: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。
它的癥狀包括:口渴、多尿、多飲、多食、乏力、體重減輕等。
此外,部分患者可能無明顯癥狀,因此,定期體檢對于早期發(fā)現(xiàn)糖尿病非常重要。
自查風險
1.糖尿病前期史。如果你曾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,說明你的血糖水平已經(jīng)高于正常范圍,但尚未達到糖尿病的標準。
2.年齡≥45歲者。
3.超重或肥胖,尤其是腹部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風險因素。體重過重會影響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。
4.父母、兄弟姐妹或子女,有2型糖尿病。
5.有巨大兒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,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高。
6.有高血壓史,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者。高血壓和糖尿病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,二者往往伴隨出現(xiàn)。
7.血脂異常。如高膽固醇或高甘油三酯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。
8.心血管疾病史。如果你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史,說明你的血管健康狀況不佳,這與糖尿病的發(fā)展有一定關聯(lián)。
如果你符合以上的任意一條,就要注意了,你可能是糖尿病高危人群,這時,您需要盡早開始篩查,進行早期干預。
預防糖尿病 提升幸福指數(shù)
1. 合理飲食
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療方法。適量攝入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(zhì)和脂肪,多吃蔬菜、水果和全谷類食物,少吃高糖、高脂食物,減少鹽及不健康脂肪的攝入。
2. 增加運動
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,以增強身體素質(zhì),提高胰島素敏感性。
3. 控制體重
保持正常的體重,避免肥胖,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的發(fā)病風險。
4. 戒煙限酒
吸煙和過量飲酒都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,戒煙限酒對預防糖尿病具有重要作用。
5.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(tài)
緊張的工作、生活會讓人處于應激狀態(tài),在應激狀態(tài)下,會促使體內(nèi)細胞出現(xiàn)胰島素抵抗,血液中的葡萄糖無處可去,便會出現(xiàn)長時間的高血糖。學會放松自己,保持樂觀、積極的心態(tài),這對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復非常重要。
糖尿病的篩查項目有哪些?
1. 血糖檢測
血糖檢測包括:空腹血糖檢測、隨機血糖檢測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?崭寡恰7.0mmol/L,或口服糖耐量試驗中2小時血糖≥11.1mmol/L,或隨機血糖≥11.1mmol/L同時有糖尿病癥狀(其中任何一項有異常均應于另一日重復測定),三項中有一項超過即可診斷為糖尿病。如果空腹血糖>6.1或者餐后兩小時血糖>7.8,但是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,這種情況則被稱為“糖尿病前期”。
2. 糖化血紅蛋白
糖化血紅蛋白可有效反映過去8-12周平均血糖水平。是評估長期血糖控制情況的金標準。通常,糖化血紅蛋白≥6.5%可診斷為糖尿病,在6.0%-6.4%時可診斷為糖尿病前期。
3. 脂聯(lián)素檢測
脂聯(lián)素檢測可提前4-7年預測糖尿病發(fā)病風險,針對高危人群進行糖尿病篩查,有助于早期發(fā)現(xiàn)糖尿病。
義診通知
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個世界糖尿病日,我們將在門診大廳聯(lián)合相關科室舉行義診活動,為您提供血糖、血壓、眼底檢查、口腔檢查等免費服務,希望大家都能重視糖尿病,屆時前來咨詢問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