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們離你很遠?其實這些病毒就在我們身邊!
來源:鄭州陽城醫(yī)院 上傳時間:2021-10-05 瀏覽次數(shù):721次
一年多以來,新冠肺炎疫情給每個人都造成了影響,每個人對傳染病都有了更深的印象。傳染病,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感染人體后產(chǎn)生的有傳染性、在一定條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。
傳染病,其實,就在我們身邊,隨時可能對我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重要影響。因此,我們每個人都有必要對我國傳染病的基本情況有一定的了解。
一、法定傳染病
結(jié)合中國的實際情況,將全國發(fā)病率較高、流行面較大、危害嚴重的40種急性和慢性傳染病列為法定管理的傳染病,并根據(jù)其傳播方式、速度及其對人類危害程度的不同,分為甲、乙、丙三類,實行分類管理。目前,我國法定傳染病共有40種,其中甲類傳染病2種,乙類27種,丙類11種。
(1) 甲類傳染病是指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特別嚴重,可能造成重大經(jīng)濟損失和社會影響,需要采取強制管理、強制隔離治療、強制衛(wèi)生檢疫,控制疫情蔓延的傳染病,包括鼠疫、霍亂。
(2) 乙類傳染病是指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嚴重,可能造成較大經(jīng)濟損失和社會影響,需要采取嚴格管理,落實各項防控措施,降低發(fā)病率,減少危害的傳染病,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、艾滋病、病毒性肝炎、脊髓灰質(zhì)炎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、麻疹、流行性出血熱、狂犬病、流行性乙型腦炎、登革熱、炭疽、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、肺結(jié)核、傷寒和副傷寒、流行性腦脊髓膜炎、百日咳、白喉、新生兒破傷風(fēng)、猩紅熱、布魯氏菌病、淋病、梅毒、鉤端螺旋體病、血吸蟲病、瘧疾、人感染H7N9禽流感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。
(3) 丙類傳染病是指常見多發(fā)、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,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經(jīng)濟損失和社會影響,需要監(jiān)測管理,關(guān)注流行趨勢,控制暴發(fā)流行的傳染病,包括流行性感冒、流行性腮腺炎、風(fēng)疹、急性出血性結(jié)膜炎、麻風(fēng)病、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、黑熱病、包蟲病、絲蟲病,除霍亂、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、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、手足口病。
法定傳染病并不是全部的傳染病,只是人為地將全國發(fā)病率較高、流行面較大、危害嚴重的40種傳染病規(guī)定為法定傳染病。
這法定傳染病也不是固定不變的,比如2008年將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;2020年1月20日,國家衛(wèi)健委發(fā)布公告,經(jīng)國務(wù)院批準(zhǔn),將新冠納入乙類傳染病,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(yù)防、控制措施。
二、傳染病的傳播途徑
了解傳染病,就必須了解傳染源、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。
傳染源是指體內(nèi)有病原體生存繁殖并且可以將病原體排出體外的人和動物。主要包括患者、隱形感染者、病源攜帶者以及感染動物4種。
傳播途徑指的就是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另外一個易感者的途徑,主要有以下幾種:
同一種傳染病可能會有多種傳播途徑,比如新冠,既可以通過呼吸道傳播,也可以通過接觸傳播。對某種傳染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的人稱為易感者。如果易感者在特定人群中達到一定比例,如果又有傳染源和合適的傳播途徑,那么就很容易發(fā)生該傳染病流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