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手術后患者急于恢復體質,他們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恰恰是這類大病、手術后身體虛弱的患者,在術后的初始階段不能急于進補,不能急于增加營養(yǎng)。否則,會給本已虛弱的脾胃加重負擔。脾胃受損傷后,更加影響消化吸收,進一步加重術后患者的營養(yǎng)狀況惡化。
建議先健脾,待脾胃恢復消化功能,在無脾虛的癥狀,只剩氣血虧的癥狀時,再進補。
中醫(yī)學的“脾胃”是器官脾和胃嗎?
在中醫(yī)的藏象系統(tǒng)中,脾屬臟,胃屬腑。脾主運化水谷精微,胃主受納腐熟水谷。它們同居中焦,共為“后天之本、氣血生化之源”,《黃帝內經(jīng)》中稱其為“倉廩之官”,通俗的講脾胃就是人體的糧倉,是人體氣血、營養(yǎng)物質的生成、儲藏、轉運中心,是重要的樞紐。
中醫(yī)學中的脾胃指代了我們人體的整個消化系統(tǒng)的功能,“調脾胃”關注的是脾胃能否很好的擔負起作為“后天之本、氣血生化之源”的功能。脾胃為氣機升降樞紐,脾胃功能好壞,關系到治療其它疾病的速度快慢。
大病、術后的患者該如何補益氣血?
這類患者會出現(xiàn)消瘦、體重大幅減輕的癥狀,此時不能急于進補,否則會給本已虛弱的脾胃加重負擔,更加影響消化吸收。此時應該清淡飲食,減輕脾胃的負擔,讓其得以恢復;再加上健脾藥物的治療,等脾胃消化功能恢復后再逐漸、適量的增加營養(yǎng)、慢慢進補。脾胃虛弱導致的氣血虛治療的原則是:以健脾為先,脾胃功能恢復后再補氣血。
何謂虛不受補?
脾胃虛弱會影響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的消化吸收,如果營養(yǎng)不能充分被吸收,人體就會出現(xiàn)氣血不足。此時切不可一味的補。不應該以補氣血為主,而應以健脾胃為主。不光術后患者,很多人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上火的癥狀,也是因為脾虛。這時候補氣血就會出現(xiàn)一種人們常說的“虛不受補”的現(xiàn)象,即稍吃點補藥、多增加一點營養(yǎng)就出現(xiàn)咽痛、口舌生瘡等癥狀。只“補”不“行”,收效惘然。
術后患者出現(xiàn)消化不良,能吃大山楂丸嗎?
山楂以消食積作用為主,屬于中醫(yī)治療八法中的“消法”,雖是一味平和的藥物。但是,也是屬于祛邪的治法(瀉法),長期使用祛邪的方法,是會損傷正氣的。恰恰如果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消化不良說明是脾虛,是正氣不足。脾胃的消化功能下降了,治療應該健脾。
術后患者服用中藥是否常用焦三仙?
焦三仙擅長消積食,吃多了、胃堵了,不舒服時,都可以用它泡水喝。吃一些油炸的零食、甜蛋糕膩著了,都可以煮一杯焦三仙水,解膩消滯。焦三仙其實是三味中藥材,它們在消積化滯方面各有所長。
焦山楂:尤其對于吃過多的肉類、油膩食物引起的食滯有效。
焦神曲:焦神曲是全麥粉和其他藥物(青蒿、蒼耳、辣蓼、杏仁、赤小豆等)混合后經(jīng)發(fā)酵而成的加工品。大米、面類食物吃多了時,它主要消谷食積滯。
焦麥芽:主要消化淀粉類食物。
三個一起用,就是健脾消滯的“仙藥”,如有神助了,所以被叫作“焦三仙”。
這三味藥雖然溫和,總體上還是屬于消,還要加上一味補藥,那就是山藥。山藥補肺、脾、腎,健脾的作用非常好,且作用非常平和。
用法:焦山楂、焦神曲、焦麥芽各10克,山藥10克(小孩子6克),每天飯前煮水喝一次,一般喝兩天后,因為積食導致的厚膩的舌苔就會消退,脾胃的消化功能也會慢慢恢復。
針對術后虛弱患者,我們還可以采用其他什么中醫(yī)特色治療方法?
我們可以采用艾灸足三里的外治方法。足三里是足陽明經(jīng)“合穴”,能調整消化系統(tǒng)使之功能旺盛,吸收營養(yǎng)增加能源,并且是人體的重要強壯穴,對全身各系統(tǒng)都有強壯作用,老年人、身體虛弱的人可以經(jīng)常艾灸足三里。
術后便秘患者可以應用牛黃類藥物瀉火通便么?還有其他什么好方法?
青壯年患者術后便秘可短期內服用瀉火通便類藥物,但是老年人的便秘與青壯年便秘的原因不同,多是由于脾胃虛弱、運化無力。多表現(xiàn)為大便不干或大便溏粘、感覺排便無力,總有便意頻急卻排便困難,與青年人便秘所表現(xiàn)出的大便干結癥狀不同。老年患者服用瀉火通便的藥物,會更加損傷脾胃之氣,導致便秘越來越嚴重。
我們可以按揉中脘穴、天樞穴。中脘穴位于我們劍突到肚臍的中點,是胃經(jīng)募穴,八會穴之“腑會”;天樞穴位于肚臍兩側旁開兩寸,是大腸經(jīng)募穴。我們可以按摩、熱敷或艾灸這三個穴位,可以起到健脾溫中、理氣通便的作用。不僅可以輔助治療習慣性便秘,還可以緩解胃疼胃脹、嘔吐、吞酸、胃里嘈雜等等消化系統(tǒng)的問題,很多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也可以選擇這三個穴位治療。
綜上,術后患者需循序漸進,先清淡飲食,減輕脾胃的負擔,讓其得以恢復;再加上健脾藥物的治療,等脾胃消化功能恢復后再逐漸、適量的增加營養(yǎng)、慢慢進補。
來源:首都健康科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