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種小病不忽視及時治療保健康
來源:鄭州陽城醫(yī)院 上傳時間:2021-04-23 瀏覽次數:712次
1、忽視便血,腸癌來襲
提到“便血”,很多人都會覺得準是痔瘡惹的禍,痔瘡確實可能出現便血,但“腸癌”也會引起便血,二者引發(fā)的便血有什么區(qū)別呢?
痔瘡:便鮮血,且在大便以后持續(xù)的滴鮮血。
腸癌:血與大便混合,顏色暗紅。
腸癌還可能有以下預警信號
排便變得越來越不規(guī)律,有可能經常便秘,也會出現排便次數增多、排便不盡的情況;
放屁次數突然增多,屁臭;
初期會有陣發(fā)性腹痛,晚期腹部可能會摸到包塊,可見腸形。
2、小看偏頭痛,卒中找上門
偏頭痛似乎是每個成年人都會有的毛病,很多人覺得偏頭痛只要多加休息就行了,但有些偏頭痛并非休息就能緩解。
多項研究結果提示:偏頭痛是腦卒中的一項獨立危險因素——會使缺血性中風風險增加2.16倍,使腦白質異常風險增加3.9倍!
若出現偏頭痛,應該系統(tǒng)檢查是否是身體某個部位發(fā)生病變,并對癥治療。
如何避免引發(fā)偏頭痛的誘因:
保持平穩(wěn)的心態(tài),不能過于悲喜;
飲食上少吃油膩、辛辣刺激、高甜、酒精類食物,也不宜過飽、過餓;
避免過度勞累和焦慮情緒,保證充足的睡眠。
3、口腔潰瘍不愈,竟然是癌
口腔潰瘍的發(fā)生幾率非常高,因此,很多人認為它只是個小毛病。
其實,口腔潰瘍是口腔黏膜抵抗力低下的表現,超過100種疾病都有口腔潰瘍的臨床癥狀。
如:反復發(fā)作并伴隨消化不好的可能是胃腸道疾病;伴隨眼睛不適、視力下降的,可能是白塞氏。贿吔绮磺、中間凹陷、邊緣凹凸不平、凹陷表面呈顆粒狀,較硬,則有可能是癌變跡象……
補充維生素、用口腔貼對良性的口腔潰瘍有用,一般7~10天就能愈合,若長期不愈,就需及時去醫(yī)院查明病因,針對治療。
4、肝炎不治,小心肝癌
肝臟是個“沉默的器官”,沒有痛覺神經,因而很多肝硬化、肝癌患者都是肝炎、肝病久不治療拖出來的。
據我國普查報告顯示,肝炎發(fā)病史在2年以上的占38%,一年以內的占了24.7%,而這些人群中,拖到身體不舒服,支撐不住才去醫(yī)院檢查患有肝病的占了54.8%!
肝臟的耐受性很強,不論是病毒、酒精還是脂肪引起的肝炎,在早期都可能沒有特殊表現,這時候就需要體檢來發(fā)現危險。
一般情況下,應每年體檢做一次乙肝五項,肝臟彩超以及肝功能等檢查。
5、忽視慢性胃炎,胃癌上門
隨著工作、生活壓力的逐漸增大,飲食不規(guī)律,胃病纏身的人不在少數。據統(tǒng)計,我國胃炎的發(fā)生率高達85%,而且居高不下!
若檢測出淺表性胃炎(非萎縮性胃炎),基本不用治療,偶爾出現消化不良時,可以吃些益生菌或者多酶片進行緩解,但日常要注意胃的養(yǎng)護,規(guī)律飲食,少吃辛辣。
而若是萎縮性胃炎或異型增生性胃炎,則可能轉變?yōu)槲赴。但是兩種類型的胃炎發(fā)展成胃癌需要經過很長的過程,若在這一過程中采取積極的治療手段就能扭轉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