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生,快救救我同學吧,他吃了十幾塊兒石頭!這會兒肚子難受的不得了!
見過誤食硬幣、魚刺、骨頭的,但生吞石頭,還連吞十幾塊兒的還是頭一次見,8月30日下午,我院消化科就接到了這樣一位特殊的患者。
15歲的小李(化名)在市區(qū)某武校上學,因為訓練很苦,想請個病假吧,但身體偏偏很給力,一點頭疼腦熱都沒有。為了能偷個懶,小李就想了個“好辦法”——吃石頭!本以為這樣就可以請假休息了,但沒想到,硬邦邦的石頭到了血肉之軀里就出現(xiàn)了腹痛、腹脹、嘔吐的情況,難受的不得了。
▲紅圈內為X光透視下胃內的石頭
由于情況特殊,我院消化內科團隊立刻為小李進行了查腹部立位片,結果提示:石頭均已進入胃中。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治療方案,第一保守治療:通過服用大量含粗纖維素的食物(如韭菜),幫助胃腸蠕動通過排便排出。第二種就是通過電子胃鏡將石頭取出來。
我院消化內科團隊和小李溝通后決定先保守治療,如果不能自行排出再行電子胃鏡取石。
第二天小李排便后復查腹部立位片提示:仍有一塊較大石頭留在胃中未能排除。且小李出現(xiàn)了持續(xù)的惡心、不適等癥狀?紤]與石頭較大胃部蠕動時石頭刺激胃粘膜有關,如果不能及時取出,長期刺激可造成胃粘膜糜爛、出血、穿孔等風險。綜合考慮并與患者溝通后我院消化內科團隊給予內鏡取石。
我院消化內科曾多次內鏡下取出異物,但內鏡下取石還是第一次,且通過兩次X線對比,粗略估計石頭直徑大于3cm,大于食管平均直徑,且石頭形態(tài)不規(guī)則,取石風險極大,稍有不慎就容易劃傷食管或造成食管穿孔。
術前,消化內科陳新樹、王其杰主任及消化內科醫(yī)師、麻醉科醫(yī)師共同商討制定了一套取石及應急方案,確保取石過程中能及時處理突發(fā)情況。
▲我院消化內科和麻醉科醫(yī)師緊密配合為患者行內鏡下取石治療
術中,胃鏡至胃體大彎側可見一直徑約2X3cm不規(guī)則石頭粘與胃壁,且周圍胃粘膜已糜爛、充血、水腫,我院消化內科團隊遂決定給予網籃取石——將網籃包裹石頭后收緊一側防止取石過程中石頭再次脫落,二責可防止石頭經過食管時劃傷食管。因石頭直徑大于食管內徑,所以經過食管退鏡時不僅需要調整石頭位置,還需操作者技術嫻熟,特別是經過食管狹窄短時,更要小心翼翼,經過消化內科團隊醫(yī)師的共同努力,十五分鐘后順利的將石頭取出。
▲胃底發(fā)現(xiàn)石頭后,準備網籃套取
術后復查胃鏡,未發(fā)現(xiàn)胃內遺留有石頭或其他異物,取石過程中亦未劃傷胃食管粘膜,手術非常成功。經測量石頭大小為2.5X3cm,是我院消化內科目前所取的最大的一次異物。
▲內鏡下取出患者胃內石頭
“現(xiàn)在想想真后悔,以后我再也不會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了,聽醫(yī)生說,我這石頭如果不及時取出,胃穿孔了可能會要命。”痊愈后的小李深有感觸的說。
在此,提醒廣大市民朋友,如果誤吞異物,千萬不要依據自己的“經驗”自行解決,一定要第一時間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接受專業(yè)醫(yī)師的診斷,確保得到及時、有效的救治!